张辑哲,1955年出生,中学毕业在山东烟台挖山洞、垒砖坯、磨砂轮、拉板车、当钳工、跑供销;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;毕业后在中央档案馆工作八年。1991年回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,档案管理教研室主任,教授。学术兴趣广泛,理论成果深刻,在档案学、公共关系学、理论信息学领域多有建树。2015年退休。
作者:张辑哲
四个月大的皮皮和58岁的姥爷
陪孩子玩儿劳神,但有收获。能享受孩童般的快乐,回味失去的童真,品味久违的童趣。孩子的快乐很简单。皮皮也是在简单的玩耍中享受着快乐。不会走路时,撕纸,听着纸被撕碎的声音,开心地笑。乱扔东西,故意把围棋子或干果突然撒一地,听着那稀里哗啦的声音,哈哈大笑;会走路了,到处随意乱玩儿,翻找抽屉橱柜里的东西,扔的满地都是,偷偷把我抽的烟卷撕碎,把玩具飞机扔到马桶里拿水冲;再大点儿,能安静地玩儿玩具了,把积木桶里的积木哗啦一下倒出来,再一个一个放回去。在海边沙滩上,拿着小桶、小铲玩儿沙子,一铲、一铲地往小桶里装,装满了倒出来,继续往里装……每当看着他或其他孩子认真,投入地玩儿沙子,我会想,大人要是能这样认真投入地坐在沙滩上玩儿沙子,世界该多么美好。带孩子的乐趣和收获,不是所有带孩子的成年人都能得到。没有孩子的心态,不能用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跟他一起玩儿,就很难享受到孩子的快乐和童趣。大多数带孩子的成年人做不到这一点。我这个姥爷能做到。我得到了孩子的快乐和童趣,享受到了那种难以言表的愉悦和美好。初上幼儿园,是孩子走出家庭,进入社会的第一关。皮皮总体上还算顺利。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午后,老师给家长打电话,要求把皮皮接走,他不睡午觉,不停地在屋里尖声喊叫,吵得谁都不能睡;几天后,他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,不再闹着不去幼儿园了。但每天早晨我开车送他去幼儿园时,他都会要求开姥爷的车或爸爸的车。我按他的要求打着了车,他临上车前,甚至上了车之后,又会闹着换另一辆车。这样的情形出现几次后,我出门时就带着两辆车的钥匙,你说开哪辆,咱就开哪辆。这种无理取闹的背后,似乎潜藏着一种他自己不可能意识到的合理性——上不上幼儿园,我说了不算,听你们的;但开哪辆车上幼儿园,得我说了算,听我的。这似乎也在告诉大人,皮皮的性格富有弹性,不执拗,可以与他人协商,妥协,讨价还价,和谐共处。后来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。当他提出一些不合理,难以实现的要求时,我就试着跟他讨价还价,用其它可行的方案,替换或弱化他那些难以实现的要求,基本都能达成协议。每天把他从幼儿园接回来,我就陪着他玩儿。那是一天中的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。天气好,气温合适,我带着他在小区院子里,或自己玩儿,或跟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儿。看着他跟别的孩子叽里呱啦地聊天,感觉很有意思;我也常常按他的要求,带他到地铁站的过街天桥上,去看来来往往的地铁列车,一起数地铁列车有几节车厢,辨别列车的颜色,模仿列车驶过时“咯噔、咯噔,咯噔、咯噔……”的声音,猜测哪辆列车上会有他坐地铁回家的妈妈。如果能接到刚下地铁的妈妈,他会高兴地冲着远处走来的妈妈挥手,高声喊着:“妈——妈!”见面后,娘儿俩就大手拉着小手一起往家走,我跟在他们后面看着,感觉很美妙。
一岁多的皮皮跟姥爷玩儿的很开心
在家里跟他玩儿的时候,我把自己想象一个跟他一样大的孩子,模仿着他的思维方式跟他一起玩耍,游戏,聊天,瞎说八道,尽量说些能逗他高兴的话,跟他一起哈哈大笑。晚饭后,我因每天晚上都要喝点儿酒,总要躺在床上小憩一会儿,他就去跟姥姥或妈妈玩儿。但也常常会突然“咣当”一声推开我的房门,闯进来找我。我跟他说“姥爷累了,想歇会儿,你不是在跟姥姥玩儿吗?”他会委屈地说:“姥姥跟我玩儿不认真,老看手机”。我只好又起身,强打着精神陪他玩儿;有时实在太累,太困了,我就假装睡着了,不理他。他会站在门口默默地看我一会儿,看我没动静,就静悄悄地关上我的房门,走了。成年人做事爱讲回报。我这样跟皮皮玩儿的回报可不小——在家里的大人里面,皮皮觉得我最好,我是他最好的“好朋友”。每天早晨起床后,他都要跑到我屋里,跟我玩儿一会儿;每次从爷爷奶奶那儿回来,进了家门,首先冲到我屋里找姥爷。我跟他玩儿时,如果让他不爽了,他会发出威胁:“你这样,我就不是你的好朋友了……”所有家长都应该想一个问题,在孩子心目中,你是他(她)的“好朋友”吗?孩子心目中的“好朋友”,份量很重,情感很深,很纯真。这种至深至纯的情感,很难得,令人感动。皮皮一岁多还不怎么会说话的时候,有一次我们分开的时间比较长,再见到他时,他静静地望着我的脸,高兴地笑了,笑的很灿烂,眼睛里闪动着泪花。还有一次,他更大一些的时候,我们也是分开的时间比较长,他回来的那天正好是中秋节,中午他大姨姥张罗了一次亲人团聚,我有事儿没去。开餐时他大姨姥说了几句吉祥祝福的话,最后格外提到:“今天就皮皮的姥爷没来……”皮皮听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大声哭喊着:“姥——爷!”大哭一场。孩子是天使。那种得自天然的纯真和美好,很可贵。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会渐渐失去那可贵的纯真和美好。带孩子最令人头疼,烦心的事儿,是孩子无缘无故地哭闹。皮皮性格温和,但偶尔也会无缘无故地哭闹。面对孩子的这种哭闹,大人往往无计可施。但无论如何不能着急上火,更不能跟他一起“哭闹”。孩子无端哭闹的原因,不外乎身体不舒服或心情不爽,有负面情绪要释放,但他不会用言语表达,更不会自我排解,只能采取哭闹这种简单的本能方式。对付孩子的无端哭闹,也只能是糊弄、对付(所谓“哄”),转移他的注意力;如果无效,就只能任其哭累了拉倒。好在皮皮的无端哭闹次数不多,程度不严重,持续时间也不长,常常他还会自我调解,自动熄火。有一次跟我玩耍时突然就无缘无故地哭了,但哭着哭着就自己打住了。他妈回家后还主动汇报:“妈妈,刚才我跟姥爷玩儿的时候哭了,就哭了一小会儿,就不哭了……”每天早晨把皮皮送到幼儿园后,我上午骑行锻炼时,都会到幼儿园门口,在围栏外看一会儿院子里的孩子们。碰到皮皮他们班出来活动,我俩会互相挥挥手,打个招呼。看着孩子们做操,跳舞,骑车,拍球,尽情地玩耍游乐,打闹嬉戏,自己仿佛也回到了童年,心里满满的幸福感。
三岁多的皮皮承载着国足的希望
皮皮情商很高,爱跟人交往,能关爱比他小的孩子,堪称“小暖男”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皮皮关注的事儿和说的话题也在慢慢发生变化。幼儿园班里有个小女孩儿,对皮皮颇有好感,一天放学时曾对她妈妈说,她长大了要和皮皮结婚。皮皮跟她也很要好。有一次接他回家,在车上我跟他聊起了那个要跟他结婚的小女孩儿:“你们俩结了婚干什么啊?”前些日子,他突然想着要买房子,给他将来的宝宝住,缠着我问怎么才能买到房子。我说那你得有很多钱才行。他说我有一个钱能买吗(他对钱数还没概念)?我说那能买个屁啊,他乐了;又说我有两个钱能买吗?我说那就买两个屁,他哈哈大笑。后来他又改主意了,说咱们家这么多房子,不用再买房子了,还说将来我宝宝就住姥爷屋,可以吗?我说当然可以啊,到了那时候我要是还没死,就给你看着宝宝。我接着问他:你宝宝要是不听话,捣乱,哭闹怎么办?他说:他是宝宝啊;我又问:他要是总不听话怎么办,你揍他吗?他依然说:那他是宝宝啊。那意思是——他是宝宝,一切都是应该的,自然的,无论如何不能揍他。现在皮皮在他爷爷奶奶那边上学前班,明年秋天上小学。我现在不用每天早晨送他去幼儿园,下午接他回家了。但每天上午骑行锻炼时,我偶尔还会到幼儿园门口,看一会儿已经找不到皮皮身影的孩子们。有一天,几个性格活泼的孩子跑到栏杆前跟我打招呼,“爷爷好”“爷爷好”,一起叽叽喳喳地跟我说话,聊天。其中一个男孩儿指着我说:“你是陌生人”;我说:“对啊,陌生人也是人啊”,另一个说:“陌生人抓小孩儿”。我说“陌生人也有不抓小孩儿的啊,我就是不抓小孩儿的陌生人。”大人和孩子的对话,不可能真正在一个频道上,即使大人在尽量模仿孩子的状态。大人都曾经是孩子,但在长大的过程中,渐渐丢失了孩子的纯真和美好。老子讲“复归于婴儿”,大概是说大人在心态上应该向孩子靠拢,回归孩童般至真至纯的赤子之心吧,所谓“返朴归真”。自从有了外孙子皮皮,我对所谓“隔辈儿亲”之说,有了切身体验。抚养皮皮妈妈,我女儿的过程中,没有这种感觉和体验。隔辈儿人之间,为什么会比跟自己的亲生儿女之间更亲呢?大概是因为两个有血缘关系的生命,在起点处和接近终点处相遇,碰撞出了更加灿烂的生命之光,摩擦出了更加浓烈的亲情吧。皮皮上学后,我会继续每天送他上学,放学后接他回家。
皮皮玩儿起来很认真
张辑哲:堂吉诃德式的青年
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
喜欢小号
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
百年树人
吕丁倩:我不是虎妈,女儿从耶鲁走到剑桥
邹坚峰:女儿学校里的奇葩事
邵学新:我家有女初长成
三马都是三流大学毕业的吗?
易中天指导女儿选专业
"四项基本原则"和"三维坐标系"
陈美龄:我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
梁昌年:高考之前,唠唠考试这回事儿
还记得那些拐进中专的寒门子弟吗?
美国大学教授开除研究生:我就不该录取你
村里那个臭名昭著的清华生
一位独生子女母亲的天问:
我如此深爱我的女儿,她爱我吗?
龚湘伟:留学的孩子你好吗?
"老师没教过, 老子没做过 " 这类工程师中国太多
陈苑苑:我的儿子, 我的太阳!
冯唐:我彪悍、大器、茂盛的母亲
熊晓鸽:平凡的母亲,超凡的母爱
珊伊:女儿“富养”在我家
珊伊:美国私立中学让中国父母蒙圈了
杨劲桦:两个女孩的友情
一个转身,光阴就成了故事
一次回眸,岁月便成了风景
长摁二维码
加盟新三届
我们不想与你失联
备份新三界
余轩编辑、少达审读